2007年6月7日星期四

《The Descent | 黑暗侵袭》- 黑暗中渐走渐强的摄人鼓点

The Descent

黑暗侵袭


导演:Neil Marshall
领衔主演:Shauna Macdonald, Natalie Jackson Mendoza, Nora-Jane Noone, Alex Reid, Saskia Mulder, MyAnna Buring
类型:恐怖/惊悚/冒险
年代:2005

恐怖:9/10
摄影:9/10
导演:9/10
表演:7/10

综合评价:垃圾/烂片/凑合/挺好/牛X

悚类的恐怖片(要完全区分于"Braindead"(《群尸玩过界》)那种恶心类的)拍了这么些年,要有新意、能够紧紧抓住观众的心真是不容易。"Final Destination"(《死神来了》第一部)和"Saw"(《电锯惊魂》)系列,甚至被大部分影评人忽略和谩骂的"Book of Shadows: Blair Witch 2"(《布莱尔女巫2》)在我看来都属于上乘的佳作。像《黑暗侵袭》这样的片子,我们都知道里面大部分的倒霉蛋都得死;但是怎么死法、为希望战斗的过程、背景的铺陈,当然还有最后的结局,却是见导演的综合功力和故事出奇的地方。

看这样的片子我当然不能透露太多的细节内容,所以只能旁敲侧击的打比方。不管粉丝也好,非粉丝也好,只要你看过《迷失》,应该对里面的“配乐”有一定的印象吧。比如说(基本上)每集最后推出大悬念("Cliff-hanger")时总是配上刺耳的渐强的但旋律极其简单的“音乐”,紧紧抓住(粉丝)观者的心:“TMD,又要等7天才有下一集了。”其实,我最喜爱的《迷失》“音乐”其实是在某个秘密推出或即将揭示的时候背景中的单调的低音琴弦,每隔数秒拨动一次,观者(粉丝)的心似乎也随此琴弦跳动(粉丝们请回味下面《迷失》第三季第18集的结尾片断)。



《黑暗侵袭》有何相似之处?在让我大喊了一声“瓦靠”的开篇后,故事缓慢展开,让大家熟悉一下六名主要人物(在这里要批评毕成功一句:这六位完全不像您所说的什么“大波女青年”嘛)之后,镜头一转,大家就被带入“北卡罗莱纳州”群山里(看完看你还敢不敢去爬北卡的山,呵呵)的某个在地图上标明“内部未知”的地穴。一开始洞口的亮光很快就被无尽的黑暗吞没。从这里开始,一直到最后结束 - 大概70分钟的时间 - 我感觉便如有人在此黑暗的背景中敲打着鼓点,单调但是摄人心魂 - 正如《迷失》里单调的低音琴弦类似。鼓点越来越强,越来越快,让人透不过气来,直到结束。

黑暗的背景中的亮光则是探洞者自己所带的照明工具 -白色的手电筒和头灯;红色的照明棒;黄绿色的荧光棒;还有金黄的火炬。在影片不同时刻让探洞者们自然的运用不同的照明工具,似乎衬托着故事分别要表达的不同的感觉 - 紧张/向往的心情;时而隐约时而浓烈的血腥的味道;潜在的神秘/赫人;还有些许的希望。这些颜色在黑暗的背景中异常鲜明,摄影对这些颜色和光影的自然捕捉不可谓不对影片的成功立下汗马功劳。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最好是在黑夜,把灯都关掉,用环绕立体声。胆小的同学们不要太害怕,这还不至于像《凶铃》一样让你几天都不敢去看电视,看完感受一下刺激也就过去了,呵呵。

这部低成本的英国影片的导演Neil Mashall(简称“马导”)到目前为止就导过4部电影(包括受到很多人喜爱的"Dog Soldiers"和刚刚拍竣的"Doomsday"),全是马导自己一手写就的故事,值得景仰。六位“大波女青年”(还是这么说吸引人,呵呵)当然有主有次,大约也各司其职,在一部主要演员全部由(基本不知名的)女性担纲的片子中能够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已经不易。影片里基本上没有男同学;这些“大波女青年”(哈哈,我真俗)绝对是所谓“现代木兰”的形象,基本上不温柔、冒险性十足、趋于中性、“须眉算个P”。比如那位出生在香港的菲裔女子"Juno" Natalie Jackson Mendoza,不正是我们平时身边的那些典型的大声大气的美国现代女青年们么。

《黑暗侵袭》的两张海报也是非常出色。第一张是六名“大波女青年”(我简直俗透了)组成的骷髅头,这张特点鲜明的海报其实并不是原创,而取意于著名摄影家Philippe Halsman的作品In Voluptas Mors。另一张则是一名女子全身浸在漂满浮物的血池中,仅仅露出大半个脸,血腥的示意自不必说,看着让人从脊梁骨都冒出凉气。

顺便提一句,这部片子的英国公映版本和美国公映版本的结尾稍有不同 - 美国版的短些。市面上流传的版本(包括正版的DVD)应该都是长版的。看过的同学听我这么说都应该知道是怎么回事;没看过的等您看过再仔细回味一下,自然就知道其中的奥妙了。要知道导演自己也不知道哪个结局更好。您呢?

没有评论: